《恶魔城:暗影之王》游民星空点评 8.4分小有惊喜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假装自己只玩过21世纪的电子游戏,从来没有玩过或者听说过一个叫做《恶魔城》的游戏系列,然后在今天开始审视这一款名叫《暗影之王》的新兴AAVG(就其分类也可以讨论讨论),做出这样那样的点评。但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么?当然不是。《恶魔城》系列就在那儿,无论风吹雨打。对于《恶魔城:暗影之王》的点评如果完全忽略“恶魔城”这一20多年的品牌本身,那简直是耍流氓。。。可惜我对《恶魔城》系列的光辉历史不了解,所以不耍也耍了。嗯,我说话就是这么直。

8.4 恶魔城:暗影之王
评测平台:PC
这是一款用心而非借用品牌胡乱拼凑的作品,对西方魔幻题材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尝试一下。至于传统《恶魔城》系列游戏的玩家,这可能不是你们期待的《恶魔城》游戏,但《恶魔城:暗影之王》绝对不负品牌声名。
小有惊喜
漂亮的美术表现和风格多样的场景设计 厚重细腻的剧情描写与人物刻画
令人不舒服的视角 动作部分有待加强

视觉表现

  《恶魔城:暗影之王》在贴图材质、光影水平等方面同在PC上混迹多年的大多3A游戏相比平庸了点,但考虑到该游戏3年前登陆PS3和Xbox 360,近日登陆PC平台,优化做得还很不错,我们还要啥自行车呢?

  但这不是说你一进入《恶魔城:暗影之王》的游戏画面就会开始觉得眼睛受委屈了,要用DX11性能全开的《孤岛危机3》补偿损失。事实上我把《孤岛危机3》拎出来是想说明这两个游戏很好地反应了一个道理:想要呈现一流的画面感染力,技术和美工缺一不可。

  今天的《恶魔城:暗影之王》虽然在纯粹的引擎技术层次上功力不足,但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以及其他诸多细节里表现出了强大的美术功底,最终使得游戏依然赏心悦目。

  主角加百列的人设是一个没怎么上年纪但看起来已历经沧桑的小叔。一袭红色的袍子看起来个性十足,是最开始黑夜的一抹亮色,那个发型、那个胡渣脸满满的都是故事。虽然事实证明那是10块钱一套的普通版兄弟会服装,但毕竟颜色鲜艳得很主角。。。好吧我只是随便说说,游戏中有人类、狼人、哥布林、女吸血鬼等各种物种,西方魔幻题材的要素算是齐备了。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场景,游戏有十三个关卡章节,场景各异,每个章节还有两到三个场景,所以《恶魔城:暗影之王》的场景转换得较快,带给玩家的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视觉新体验。从茂密的森林到严寒的冰湖到荒凉的城堡到肃杀的宫殿,玩家期待的西方魔幻题材应该有的场景该游戏也都有了。风景有时明丽异常,让人感觉不到世界的黑暗;有时又寒意逼人,让人觉得真的是末日之象。

  但游戏比较影响观感的一个设计是主角静止不动时游戏镜头会自己在那晃荡,推测设计思路是增加气氛的紧迫感,但这让我感觉很局促,某些时候无法静心投入游戏。

更多相关资讯请访问:恶魔城:暗影之王专区

剧情表现

  一些《恶魔城》系列的老玩家对《恶魔城:暗影之王》不满意的一点在于该游戏并没有怎么承袭系列一贯的世界观设定,不在体系之内——这对于每一个成系列的延续性很强游戏品牌都是很严重的问题,比如《鬼泣5》之于《鬼泣》系列(当然它更复杂点,因为游戏译名的关系。)古朴的2D游戏最终晃晃悠悠变成现在的高清3D AVG已经很有割裂感了,世界观还变了,那说不到一块去简直可以理解。

  不过因此就认为《恶魔城:暗影之王》的剧情三六不靠、苍白无力那也是狭隘的,事实上《恶魔城:暗影之王》的剧情堪称出色。主人公加百列一方面要遵循兄弟会的嘱托打倒暗影之王,一方面要为自己的亡妻复仇,这二者之间有交错也有分歧。游戏每进行到下一章节下一场景都会有旁白讲解游戏背景和主人公正在做的事情,夹叙夹议,主人公在面对一些情境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自我拷问,这使得玩家的代入感极强。

  《恶魔城:暗影之王》游戏本身的电影化并不明显,操作是操作,过场动画是过场动画。但游戏出色的地方在于过场动画本身的演出水准很高,不是说画质,而是说镜头、人物互动、情节发展之类。可能放到电影里,游戏的叙事水平就是中等而已,但考虑到游戏业大部分的开发商甚至连最基本的讲故事的能力都不具备的现实,一款剧情还蛮吸引人的游戏已经可以让人欢呼了。

游戏系统相关

  不管把《恶魔城:暗影之王》定性为动作冒险游戏(AAVG)还是动作游戏(ACT),动作总是很核心的一个要素,这一点是很明确的。而提到这一作的战斗系统,我们就很难不把它拿来同一些知名的ACT游戏作比较,而最有可比性的就是《战神》系列了。

  《恶魔城:暗影之王》主角的主武器玩起来完全就是《战神》混沌之刃的感觉——不管武器名字是什么,重要的都是那条链子。《恶魔城:暗影之王》是分直线攻击和范围攻击,和《战神》轻重攻击没有本质区别。招式没有特别好说的,除了招式名字很炫酷外亮点不多,在不加属性的情况下攻击视觉冲击力一般。同《战神》一样,这种链式武器开发招式很容易,但要让招式更严谨、攻防更有观赏性就是很艰巨的任务。我个人认为《战神》系列的几把链式武器的招式和打击感做得并不足够出色,但拳套相当不俗。《恶魔城:暗影之王》与之相比还要单调一点。

  光和暗两种属性加成模式挺有趣,一个加血一个加攻。游戏还有连击槽系统,主要是鼓励玩家无伤连击的。但由于吸魂的缘故,玩家并不能完全体验行云流水的快感。

  关于QTE,《恶魔城:暗影之王》的使用较频繁,但在QTE最擅长的部分——控制战斗节奏、进程上面,我觉得游戏做得并不很出色,尤其是那种渐变的、需要你在合适时机按键的QTE,以前没怎么见过这种QTE,一开始觉得很新奇,但玩多之后便会发觉其对战斗节奏的影响还不小。

  同泰坦的作战显然是借鉴了《旺达与巨像》的玩法,等待时机抓住巨人、攀爬至弱点、破坏、结束。这种玩法有多厉害就见仁见智。不过面对这种级别的巨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玩法设计。

  《恶魔城:暗影之王》的跑路、解谜部分比重也不小,这也是游戏流程如此长的原因。但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风景漂亮,场景多样,解谜简单有趣能带来成就感。虽然我倾向于更多的精彩打斗,但不能不说整个跑路的过程也很愉悦。而且仅就《恶魔城:暗影之王》而言,跑路比打斗还令人愉快。

音乐声效

  《恶魔城》系列出过许多业界知名的音乐作品,这似乎让我们应该对《恶魔城:暗影之王》的配乐表现有不一样的期待。但就我的体验来看,我并没有发现什么很“奇绝”的bgm。我并不是说配乐糟糕,我认为《恶魔城:暗影之王》的配乐团队基本上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普通战、boss战以及各个场景都有各自适宜的bgm,但并没有傲然业界级别的作品。但这其实完全不是问题。一听就知道名字的bgm整个游戏业也就那么几首,不丢人。

  至于各种打击音效,基本也是合格的水平。离《战神》《忍者龙剑传》都有差距,不过比下是很有余的。总体来说,这一块算是表现平稳。

结语

  《恶魔城:暗影之王》自问世以来就争议不断,那么它是不是一款优秀的作品呢?我认为是的。尽管把游戏的各种要素抽离出来分别同各自领域最强的游戏比它都力有未逮的样子,但它本身所拥有的这些元素已经能其成为一款优秀的作品。虽然《恶魔城:暗影之王》战斗系统部分并不足够出色,但15-20小时的流程都始终让人充满期待,并不会让人滋生赶快结束的烦躁情绪。因为它确确实实展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讲述了一个恢弘与细腻兼具的故事。

  这是一款用心而非借用品牌胡乱拼凑的作品,对西方魔幻题材感兴趣的玩家怎么着也要尝试一下。至于传统《恶魔城》系列游戏的玩家,这可能不是你们期待的《恶魔城》游戏,但《恶魔城:暗影之王》绝对不负品牌声名。

热门相关:武极神王   史上最强师兄   史上最强师兄   暖婚似火:顾少,轻轻宠   亿万老公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