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14:创造(Nobunaga No Yabou:Souzou)》武将列传 擅使离间计的谋略之神毛利元就

  光荣公司近日公布的《信长之野望14:创造(Nobunaga No Yabou:Souzou)》,虽然只是测试版,但是玩家给予了很高评价。对于那些对战国历史武将还不熟悉的各位,我们特意准备了战国武将介绍,为您攻城掠地助一臂之力。正式版游戏将于月底发售。

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1497年4月25日-1571年7月6日),是日本战国时代中国地方大名,安艺国人众毛利弘元之子,幼名松寿丸,另名为少辅次郎。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广元四男毛利季光为祖先。家纹为一文字三星纹。他领导安艺毛利氏从一个地方小势力发展成统治中国地方10个分国的势力,领地石高接近120万石。他以离间计闻名,后人称其为“谋将”、“谋神”、“知将”、“西国/中国第一智将/谋将”。

  1540年(天文九年)尼子晴久率领三万大军入侵吉田郡山城,分两路进攻毛利氏。先锋由尼子氏精锐部队新宫党担当,尼子国久为大将经备后进入安艺,毛利元就向姻亲宍户氏求援,宍户氏及深濑氏部队在可爱川附近以投石战术截击新宫党,尼子国久败走。尼子晴久稍后亲率尼子大军经石见进入安艺,并得到毛利氏旧盟吉川氏加入,在吉田郡山城附近的风越山布下本阵。毛利元就征召全境领民加上原有的3000兵准备笼城战死守,并向大内氏及附近安艺国人众求援。基于劣势,毛利军采取游击战减少士兵伤亡,竹原小早川氏及驻扎在丰岛的大内氏杉隆相部队亦与毛利氏合流,尼子势亦把本阵转移至青光山。战事由8月初持续到11月底,他们终于等到大内氏援军,在陶隆房率领1万士兵支援下,毛利氏和大内氏部队成功突袭尼子本阵,讨取尼子氏高尾久友,尼子氏战况危急,原来反对尼子晴久出兵的尼子久幸不惜牺牲己命,掩护晴久撤退,结果被毛利氏中原善左卫门讨取。毛利和大内的袭击成功迫使士气低落的尼子军撤退,毛利家确定了安艺国的势力。同年,毛利军顺势收复了被尼子军攻占的佐东银山城,武田氏家督武田信实逃亡到出云国,一门众武田信重切腹自尽,安艺武田氏彻底灭亡。战后元就将安艺武田氏旗下的川内警固众组织化,后来成为了毛利水军的基础。

  1550年毛利元就一举剪除以家臣井上元兼为首的安艺井上氏一族,仅少数井上族人因或与毛利氏有姻亲关系;或为元就心腹得以幸免,事件过后毛利氏家臣发表向毛利元就忠诚的宣誓文书。透过这次清洗行动,毛利元就加强家臣对主家的向心力,代表了毛利氏正式转化为战国大名。1557年出兵攻打大内氏(防长经略),接连击败或降服大内氏的国人众,如杉隆泰、椙杜隆康、山崎兴盛、江良贤宣等,包围长门且山城,大内氏家老内藤隆世以毛利氏许诺保全大内义长性命为条件开城投降后切腹自尽,但毛利氏仍强逼义长自尽,大内氏亦告灭亡。同年亦将家督让给隆元,但是自己继续掌握实权。

  三矢之训原本见于毛利元就写给其子的书信中,提到“三兄弟若不互相团结一致,将会像一支一支的箭被折断;但若是成为三支箭,就不容易被折断了”的内容,书信中颇具警示的味道。后来被后人穿凿附会,被描写成现代人所知的以折箭教子的故事。简而言之,现今的三矢之训是虚构的,最明显是在日本出现三矢之训故事之前,中国已经有类似版本的教子故事,分别有吐谷浑阿柴教子的版本(南朝宋纪作阿柴,魏书作阿豺)和蒙古成吉思汗版本。即便是如此,这个故事仍然深入民心,成为日本人公认的家教典范。

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1567年9月5日-1636年6月27日),奥羽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后人称其为独眼龙。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户时代仙台藩始祖。由于儿时因为天花的关系,令右眼失明,其母乃有“出羽之鬼姬”之称的义姬,其父为出羽米泽城主伊达辉宗。元服后字藤次郎。其名政宗(与同族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乃同氏中兴之祖)即意味藤次郎政宗能成就霸业。官位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从、越前守、右近卫权少将、陆奥守、权中纳言,死后赠从二位。

  其绰号“独眼龙”源于中国唐末名将李克用。他喜欢抽烟草,每天早上、黄昏和睡前会按时间常规抽一次烟。酒量不好,平日的兴趣是烹饪,特别在德川幕府的天下大定以后,更加寄情于美食。23岁的时候、曾经因为被摔下马而导致骨折、于是前往小野川温泉进行了温泉治疗。喜欢穿着华丽的服装突显自己,后人以(伊达者)来称呼衣着华丽,讲究排场的人。野心极大,不时会在战争耍一些小手段,试图保持自己的势力。如曾在大崎.葛西一揆中,被指与一揆军内通,反抗秀吉政权。其庶儿子秀宗被分封到宇和岛藩,脱离了仙台藩系统。虽然在大阪之阵以前仍暗地里尝试挑战幕府的威信,但另一方面也得到家康的信任,被委托处理大小事务,被人戏称为“天下副将军”。(当时并没有天下副将军的役职/官位)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及江户幕府第一任征夷大将军,全名“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德川家康是日本1598年至1616年的实际领导人。在日本史上,德川家康创建了幕藩体制,其所建立的江户幕府其后统治日本达264年,史称“江户时代”。 丰臣秀吉及德川家康先后继承织田信长开始的日本天下统一事业,德川家康在消灭丰臣氏的次年逝世(1616年),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

  德川家康原名松平元康,幼名竹千代。他于三河国的冈崎城出生。在竹千代三岁的时候,由于母系家族的首领水野忠政病逝,而由水野信元继任,信元随后转向投靠尾张的大名织田信秀。1560年,今川义元为了上洛,引军进入尾张与首当其冲的织田军交战,元康参与该战役,并担任先锋,负责突袭丸根城,并且取得丸根城守将佐久间大学的首级。不过今川义元于在战役期间因为大意轻敌受到织田信长的奇袭(即桶狭间之战)遭到其部下毛利新助和服部小平太枭首,其后元康返回冈崎城。

真田昌幸

  真田昌幸(1547年-1611年7月13日),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及大名,信浓上田城城主,真田幸隆之三男。诞下四男七女,当中包括了长男真田信之及次男真田信繁(下文详述)。昌幸正室是寒松院,另有侧室多名。官位是从五位下安房守。

  1578年上杉谦信去世,武田氏与上杉氏达成了同甲越同盟。同年,昌幸攻击上野北条氏领地沼田城及名胡桃城,1580年叙任从五位下安房守。1582年初织田军大举入侵甲州,武田军节节败退,昌幸曾向胜赖在文书中提议来到岩柜城,途中却因为岩殿城主小山田信茂向织田信长投诚,导致胜赖无法前往,最后武田家在天目山之战大败后,胜赖自尽身亡。战后,真田昌幸归顺织田家,纳入关东方面大将泷川一益的旗下。

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1533年-1597年7月26日),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毛利元就的三子,母亲为吉川国经之女——妙玖夫人(妙玖为死后的法名),毛利隆元及吉川元春之同母弟。作为‘毛利两川’的其中一人,致力于毛利家的发展,主要担任毛利水军的指挥官。在丰臣政权之下,受到丰臣秀吉的信任,于文禄年间(普遍说法)出任五大老的其中一人。

本多忠胜

  本多忠胜(1548年3月17日-1610年12月3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前期的武将和大名。德川氏家臣。上总国大多喜藩初代藩主、伊势国桑名藩初代藩主。忠胜系本多家宗家初代,本姓藤原氏,也是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将、德川三杰以及日本七柱枪之一。

  他一身独特的武装是其代表之一,其中属“蜻蛉切”最为著名。本多忠胜一生曾参加57次战事,但是从来没有在战争中受过伤。

  织田信长在武田征伐后中赞赏忠胜是“华实兼备的勇士”。丰臣秀吉称赞忠胜为“日本第一、古今独步的勇士”,并在之后说“东国有本多忠胜为天下无双的大将,西国有立花宗茂为天下无双的大将”。

柴田胜家

  柴田胜家(1522年-1583年6月14日),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斯波武卫家庶流,越后新发田城主・柴田修理太夫义胜之孙,织田信秀家臣,尾张国武家出身,关于胜家早期以及父亲柴田胜义的资料有多处不明的地方,出生年份亦有多个说法,包括1522年、1526年及1527年。别名权六,绰号鬼柴田。

高坂昌信

  高坂昌信(1527-1578),本名春日虎纲,幼名源助,父亲是春日大隅,武田二十四将之一,大隅老来得子自然十分欣喜,但烦恼也同时来到,之前大隅为了延续家族曾经让源助的长姐招婿为义子,源助出生后,大隅一直无法决定是让女婿继承还是由源助继承,后来大隅过世,十六岁的源助与姐夫为财产打官司败诉,不知何去何从的源助成为了当时仍是世子的武田信玄身边的小姓。同时他也是战国战略名书《甲阳军鉴》的作者。

  智将嘛,战略能力无疑是比较高的,根据官方介绍,此将最高的能力无疑是智略,不过智将毕竟还是将领,还是以行兵打仗为主,武力还是尚可的,但管理内政可能有点捉急,所以他的最低能力则是政治,到时获得此将的童鞋还是得多把他派出去打打仗啊。

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1567-1615)是日本战国末期名将,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幸之弟。关原合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坂城。在大坂夏之阵中率士兵与德川家康的大军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与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南北朝时代的楠木正成并列为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身为武力卓群的名将,其最高能力无疑是武勇了,这点毋庸置疑,和很多只会一味依赖武力的蛮将而言,战略能力也并不差,可谓是领军战斗的好手。当然啦,让个武将去管理内政无疑是你懂的,最差的能力是政治也是意料中的事。

高桥绍运

  高桥绍运,本名吉弘镇理,后改名吉弘镇种。生于天文十七年〈1548年〉,为“丰州三老”之一的吉弘鉴理的次子,母亲为大友家第二十代当主大友义鉴之女。幼名千寿丸、孙七郎。元服后拜受大友义镇〈后来的大友宗麟〉的“镇”字,改名吉弘镇理。吉弘镇理年纪轻轻已经是气度恢宏,重情重义的人,加上其出众才能,在家中得到极高的评价。

  高桥绍运是一位能够与立花道雪相提并论的人物,世人称他们为“大友氏两壁”,意即他二人是支撑整个大友家的重心。他死守岩屋城的事迹,亦被后世人誉为忠义的典范。而过继立花家的儿子立花宗茂,因为协助秀吉平定九州岛有功,获赐筑前柳川十三万石的领地,并在日后的各场战役中光芒异射,大放异彩,号称“不败的奇将”。

柿崎景家

  柿崎景家,是日本天文年间的一员战将,跟随谦信征战各地,巩固越后国的统治。本名弥次郎,父亲为柿崎利家。以勇猛著称,带领族人加入了反为景派,反对为景派的统治,和上杉氏发动起“川中岛会战”,这次会战曾被拍成一部战争记录片。柿崎景家本人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开创了柿崎町学问文化,为江户时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热门相关: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我们生活在南京   史上最强师兄   史上最强师兄   亿万老公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