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十周年专访:这个反DRM的平台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在GOG上线之初,你们想过它能成长到今天这个样子吗?”

  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GOG的副总裁Oleg Klapovsky先生和总经理Piotr Karwowski先生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微笑。“不,从来没想过。”他们答道,“我们那个时候只有寥寥几个人,而且都是一群毫无经验的游戏爱好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谁敢想以后呢?更何况我们的目标是去建设一个没有DRM限制的游戏平台,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般。”


Oleg先生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尽人皆知,GOG顺利上线,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蓬勃发展,至今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而值此机会,我也获邀前往波兰,和GOG的两位大佬聊了聊,他们走过的这十年岁月有哪些值得分享与叙说的瞬间。

“FCK DRM”

  GOG的总部就坐落于CDPR位于波兰华沙的大楼内,占据了将近半层楼的面积。据Oleg先生所说,在总部工作的职员有将近200人之多,其中包括市场、测试、程序、客服等多种职位。如果要算上全球其他地方的职员,“总人数很可能在201人左右”,他给出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数字。


CDPR的总部大楼外

  在参观他们总部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发现有GOG的工作人员穿着一件特别的T恤,穿行在大楼狭长的走道上。那件T恤的颜色和GOG的主色调相同,而正中间则用大大的英文字母写着“FCK DRM”,相当具有辨识度。


事实上,“FCK DRM”也是今年GOG倡导的一个反DRM运动的名字

  GOG如此旗帜鲜明的态度让我感到有趣,也不禁开始佩服这帮波兰人的魄力(但是得说明一下,Oleg先生其实是俄国人)。GOG可能是少数对DRM最为“敌视”的游戏平台之一,而通常来说,DRM是一种对数字软件的保护措施,理应是游戏平台和开发者最为亲密的伙伴才对。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不太理解GOG为何要这么反对DRM。在他们看来,“好的游戏体验”一定是和DRM背道而驰的——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两者并非总是这么对立。

  Oleg先生其实特别明白我的看法,实际上他也曾和很多开发者与媒体聊过这件事。在他的眼里,凡事都有例外,所以肯定能有把DRM和游戏体验同时兼顾好的作品;但相反,他却能说出更多因为DRM毁了整个游戏的例子。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玩到游戏之前,他并不知道DRM到底会不会跳出来捣乱;但如果去选择没有DRM的游戏,那么他就完全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更何况在GOG的世界观里,当你买下了一款游戏,你就理所应当地拥有了它的绝对所有权,不应该被任何其他东西所束缚。

  Piotr先生则补充道,当你没有遇到DRM所带来的问题时,你可能会觉得无所谓,但等你遇到了问题,很可能就晚了。比如他就认识一个人,他家的孩子一直在用Steam的离线模式玩游戏,结果有一天突然出现了问题,导致没有网络的他三个月内都玩不了自己买过的游戏。“人们总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的存在,但应该做到未雨绸缪。”他说。


Piotr先生

  “那你们就放心让玩家得到没有任何加密的游戏文件吗?他们完全可以把游戏直接复制给别人,这样别人不用买就能玩了。”我不禁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Piotr则笑着表示:“事实上很多厂商也和你有着类似的担心,说不行啊我们不能发行不带DRM的游戏,玩家肯定会盗版我们的作品的。于是他们还是转头去了别的平台发行,结果还没过几个小时,盗版就在网络上满天飞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始加入到GOG平台,这也从侧面说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认同(至少是接受)DRM-FREE的观点。“相比以前,现在更容易说服厂商去加入我们了,尤其是在《巫师3》发售之后。”Oleg说道,“我们向大家证明,哪怕是最顶尖的3A游戏,也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就发行DRM-FREE的版本,同时也不会受到特别多盗版的影响,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Good Old Games”

  “GOG”并不是这个游戏平台的全称,而是一个缩写。它代表的意思是“Good Old Games”,也就是“经典的老游戏”。

  事实上,GOG在很多老游戏爱好者的眼里确实是金矿一般的存在,很多早已下架,甚至是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作品,你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更重要的是,这些老游戏全部都被重新编程过,以便它们能在现代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我和GOG这个平台结缘,也正是因为一款老游戏。当时唯一能够在最新Windows系统上运行的《超越善恶》,就是GOG上贩卖的那版。至于Uplay送的那个版本,还有XBOX ONE向下兼容的360版本,都是后话了。

  所以,我很敬佩他们,能够让那些上古时期的经典作品活过来,让游戏圈的新玩家也能感受到老游戏的魅力。但其实更多的还是不解,为什么会想着去发行Good Old Games呢?他们不仅需要重写很多代码,而且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的缘故,拿到老游戏的版权本身就很困难。当年的发行商可能已经倒闭,可能已经分裂成了好几家,你不仅要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向所有的版权方都要到授权……这实在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

  Piotr表示,他们专注于老游戏的发行,原因其实有很多。首先,CDPR在做GOG之前,其实就在波兰境内发行过许多老游戏,比如《博德之门1》和《博德之门2》。他们将这些游戏翻译成波兰语,重新包装,并附带精美的赠品,比如地图和鼠标垫,结果销量很不错,这给了他们以启发。其次,十年前的西方市场并没有人在卖老游戏,市面上只有新的游戏,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机遇。另一方面,几个GOG的创始人都很喜欢那些经典的游戏,这让他们回想起了孩童时代的美好时光,他们有极大的热情去做这方面的事。最后,GOG毕竟是一个坚持DRM-FREE的平台,在和厂商沟通的时候,要到老游戏的发行权总比要到新游戏的发行权更容易一些。


《博德之门2》后来也推出了加强版

  Oleg则补充道:“十年前,游戏的生命周期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一款游戏上市之后,在货架上最多摆上一年,一开始是全价,然后开始打折,最后你就买不到了。当时在线游戏的贩卖也才刚刚开始,没有人在卖老游戏,因为没人在乎。我们的平台实际上让老游戏的生命周期变长了,而且我们给玩家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支付-下载-游玩的渠道,而不是摆一个空壳子在上面,等你下载下来以后才发现根本不能玩。”

  而重制那些老游戏,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在他们的印象中,牛蛙工作室的经典游戏《主题公园》可以说是最为棘手的那个。“《主题公园》是个DOS游戏,很多人都以为能用特别简单的方法去运行它,但实际上根本不行,我们的工程师和社区的开发者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基本上重写了整个游戏,才能确保让它正常启动。”Oleg说,“我们总是能从游戏的相关社区里得到很多帮助,我们并不是唯一想让那些老游戏活过来的人。”

  这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把自己的老游戏交给GOG重新发行,EA、育碧、2K,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但是相对来说,来自亚洲的厂商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尤其是日本的开发商。

  “我们很欢迎他们来到GOG平台,但当我们去联系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显得比较固执己见,仍然不太认同DRM-FREE的观点。”Oleg本人其实是《最终幻想》系列的忠实粉丝,但他现在只能在手机上重温那些经典的作品。他希望广大的日本厂商能够有朝一日认识到DRM-FREE的好处,让《FF》这样经典的日式游戏也能登陆GOG的舞台。

新游戏与新模式

  用老游戏叩开市场之后,GOG也开始发行很多新的游戏。不过和别的游戏平台相比,GOG发行的游戏总量并不多,都经过了精挑细选,以符合“GOG”第一个“G”所代表的“Good”。

  “其实我们挑选游戏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不是说你的游戏达到了某几个要求,就等于是好游戏了。”Oleg解释道,“如果你想让你的游戏登陆GOG平台,我们有一个开放的论坛,任何人都可以去申请。我们的测试人员会在试玩之后给出一个完整的报告,如果我们觉得OK,就可以登陆;如果觉得不行,就会跟开发者说哪里可以改进。当然我们也一直在关注着业界,就算没有在论坛上收到申请,也会主动去联系那些有潜力的开发者,希望他们能把游戏带到GOG平台上。”


GOG的论坛里其实还有很多玩家的请愿帖,希望他们能把一些老游戏重制

  Piotr补充道:“其实GOG的定位更像是一个发行商,我们不仅在平台上贩卖开发者的游戏,还会主动把它们送到KOL(即网络大V们)和媒体的手中,让他们帮忙去宣传。”

  在未来,GOG平台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扩大自己的游戏阵容,包括更多GOG平台独占的作品,比如《巫师之昆特牌》,还有它的单人战役模式《王权的陨落》。关于这个单人扩展包的更多信息,大家可以点击右边的链接,查看我前两天发布的试玩体验:我们去波兰玩了玩《昆特牌》,并和制作人聊了聊

  至于近来很流行的订阅模式,GOG方面则显得比较谨慎。“XBOX Game Pass也好,Origin Access也好,我们当然也都了解过,毕竟这是时下的潮流。”Oleg说,“但实际上在GOG开发之初的时候,就有公司提供过类似的服务,但它最后倒闭了。我认为订阅更适合作为一种附属的模式提供给消费者,而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我知道话不能说绝,但至少在目前,我们会专注于GOG现有的销售模式上。”

  “而且我们销售的毕竟是没有DRM的游戏,难道要在订阅服务到期之后将游戏再收回去吗?这有点和我们的理念背道而驰了。”Piotr补充道。

同为玩家

  GOG的很多工作人员其实都是非常资深的玩家,其中当然也包括Oleg和Piotr先生。那么身为GOG平台的管理者,他们最近又在玩什么游戏呢?

  “《死亡细胞》,真是太好玩了。”Piotr在谈到这款独立游戏的时候,两眼都恨不得放出光来,“这个游戏设计得真是太棒了,我恨不得把截图全都贴出来,给团队里的每个人看。”

  除此以外,他还说自己是个《暗黑破坏神3》的死忠,而且玩的还是赛季角色,最近刚刚打进了天梯的前一千名。“但后来我还是觉得,每天都固定要去刷2-3个小时的游戏实在是太累了,更何况我还有个公司要去运营,所以……另外《魔兽世界》的新版本也还不错,我有不少朋友在玩。”

  “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让《暗黑1》和《暗黑2》上GOG平台呢?”

  “那我们真是求之不得!”他俩打趣地回答道。

  “我的话,最近一直在玩NS,基本上你随便说一款NS上的游戏,我都玩过。”Oleg说,“这两天我正在肝《八方旅人》,我要把八个人全都通一遍,因为我想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故事。”

  嘿,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想只有真正的玩家,才能明白玩家想要什么,才能有足够的热情,去运营一个游戏平台超过十年之久。GOG能够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十年

  回首GOG走过的这十年,他们感慨良多。

  “CDPR在做GOG之前,在波兰境内发行了一些游戏,所以结识了不少厂商。”Piotr回忆说,“但在GOG建立的时候,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却只有两家,Interplay和Codemasters。经过我们不停的努力,现在的情况终于比十年前好多了。”


Codemasters似乎是个很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厂家,当年的斧子主机,他们也有过合作

  “有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很感激当年那个毫无经验,像愣头青一般的我们。”他补充道,“如果我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那GOG估计都活不出计划书。一个没有DRM的游戏平台?谁会相信它能成功呢?”

  “GOG今天的样子,在十年前看来就如同是做梦一般。”Oleg说,“我们从未想过这个梦会成为现实。”

  但是,你们做到了。感谢你们带来的好游戏,和给游戏圈吹来的变革之风。GOG,十周岁快乐。


10周年生日派对上的蛋糕!关于这场派对和波兰游记等内容,也请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

热门相关: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兵者为王   万族王座   兵者为王   魅世家族系列5:雷皓天VS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