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建系50周年座谈会举办

“黑土文化”与舞蹈有怎样的故事?近期正值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建系50周年之际,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致敬舞蹈系50年发展。其中,以系内第一届教师乔梁为原型的舞剧《原风》于2023年12月28日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获得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12月29日,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举办座谈会,与会专家深入研讨舞蹈系50年来的办学理念,并对今后的高质量办学提出了专业建议。

座谈会上,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宇、舞蹈系主任于錾鑫等校领导、舞蹈系全体教师,以及舞蹈教育家乔梁,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江东,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黑龙江省舞协名誉主席王举,吉林省舞协副主席向开明,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周萍,广州市艺术学校原副校长邢多里,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赵冰心等与会,既讨论了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创新,也针对舞蹈学科的理论体系,深入探讨舞蹈教学的以演促练、剧目带动、守正创新等内容,为传承黑土文化、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等提供了创新思路。座谈会前,各嘉宾一同观看了一堂综合汇报课,见证舞蹈系的优质教育实践成果。

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已形成了以“黑土文化”为特色的教学体系,尤其是以乔梁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舞特色传帮带。乔梁表示“传承是一种责任”,她希望能够继续投身艺术创作与教学之中。王举称东北秧歌是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特色教学的精神坐标,“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对民间舞,特别是对东北秧歌的把控,都牢牢抓住黑龙江文化的特点,乔梁老师一直与舞蹈系一起研究舞蹈风格,进而开始研究作品的精神高度,‘乔梁风格’也是系内人文精神的代表”。邢多里认为舞蹈系的创新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黑土地风格’的舞蹈组合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些年来,学院一直注重团队建设,乔梁老师仍然在坚持编撰教材,老艺术家对学院发展的推动力不容小觑。”

近年来,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发展迅速,从中专技术教育过渡至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一大批艺术人才。与此同时,学院还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送出去、请进来”让老师们不断参加各种国家级的培训课程,到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观摩学习并进行教学交流。此外,系内教学重视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就业。江东以文化多样性为核心,表达了舞蹈教育的理念:“文化的多样性,让我们的精神也多样化了,当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元时,文化高度也在被提升。如今许多院校都在挖掘自己的特点,这种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表达,更应当渗透在舞蹈教育中,同时关注学生本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谈到未来的教育方向时,多位专家认为,当下教育的意义在不断被拓展,艺术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向开明认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应该有层次地教育学生,就像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一样层层递进,对教学有体系化的完整性监控”。赵冰心则聚焦内容创作,提倡“向现代性示意”,“积极搭建东北秧歌与其他舞蹈风格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平台,积极走出去,大胆引进来,在坚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保护、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民族民间舞在时代的呼吸中摄取生命力。”

热门相关:万道龙皇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   陆鸣至尊神殿   一品侍卫   我有一个进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