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谈】王者荣耀请了一位历史学家做顾问
题图 / CaesarZX
昨天,《王者荣耀》发了一条微博,宣布他们请了几位文史学者做顾问和指导,其中最知名的一位是曾经任复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的葛剑雄。他在中国历史地理领域学术成就极高,而《王者荣耀》的背景故事涉及大量历史地点和人物,之前还因为“不符合史实”被批评过,请葛剑雄做顾问也算是合情合理。
游戏厂商请专家学者做顾问,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国内外游戏厂商都请过不少。真正让这件事在网上传播开的,是另一张图片,截取了2017年时葛剑雄一篇似乎是批评《王者荣耀》不符合历史的文章标题:《谁会傻到通过王者荣耀学习历史》。
这张图和上面葛剑雄和《王者荣耀》合作的图片放在一起,看上去颇为奇妙,给人一种腾讯收买了本来批评《王者荣耀》学者的感觉。
“@黑历史打脸bot”
这两张图随后在社交媒体和各种QQ、微信群里广泛传播。“资本收买知识分子”这件事符合中文互联网的所有传播规律:有对资本通天彻地的讽刺,有人人爱看的打脸和真香,还有一些对于“知识分子软弱性”的不屑。
但是很快就有人跑去找到了这篇文章。结果文章不仅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对《王者荣耀》“不符合史实”的批评,反而是觉得这种批评本身不妥。
文章是这么写的:
而标题那句“谁会傻到通过王者荣耀学历史”,是概括自文章结尾的一段论述。在措辞上可能夸张了一些,但也符合文章原意,并不算标题党。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明确:历史是历史,文艺作品是文艺作品,指望孩子从文艺作品中学习真实历史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也不必要求文艺作品符合历史事实。
文章原来发表在腾讯的“大家”栏目,后来被瞭望智库转走,“大家”栏目在今年2月已经停刊了,所以只能看到瞭望智库的这篇。不管怎样,这篇17年的文章完全和那个标题截图想传达的意思相反,是被彻头彻尾地断章取义了。
很快对此事的澄清就传开了,葛剑雄本人也做了回应,称自己同意担任顾问只是在历史价值观方面提出意见。这件事本来到这也就结束了,就是一次再常见不过的营销号试图扭曲事实制造热点。
然而即使在这些澄清和回应的微博下,还是能看到很多评论,仍然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他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仔细一问,这些评论也知道那个截图是断章取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这么说。
这些都是澄清微博下的评论
这就是梗和梗图的巨大魔力了。
一个事件,只要和某个热门的梗(最好还有梗图)有些许的相似性,就会被附和到梗上广泛传播。不符合梗的地方会被无视或者扭曲,即使做了澄清,还是会有人觉得“你上纲上线,我们就图一乐”。
本应是人造出梗,现在却是梗支配了人。
梗没有错,错的是互联网语言的日益贫乏化,大家不愿意再思考和讨论,只愿意转发一个梗图,配上一句“哈哈哈哈哈哈”。
回到《王者荣耀》请文史学者做顾问这件事本身,其实是有很大的讨论空间的。游戏需要符合史实吗?游戏对历史的改编有怎样的界限和尺度?怎么在游戏中呈现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结果这些问题全都在“他给的太多了”、“真香”和哈哈哈哈的笑声中被消解了。
有人觉得这就是上网图一乐,但是乐和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之前B站UP主我是大胡子喵和他一位中华书局的朋友做过几期《历史专家vs王者荣耀》的视频,让这位历史学者通过角色技能辨认历史人物。视频参加了“沙雕实况”活动,弹幕和评论都不少,看着历史学者把李白有理有据地猜成吕洞宾,确实挺喜感的。
但是在这个在同样题材上图一乐的视频里,却有更严肃的讨论。在第二期结尾,这位历史学者说道:“刺客李白再红,文学史讲的也是他的诗而不是游戏,游戏可能会流行10年,但李白的诗已经流行了1300年,流行会换款式,但经典永远在那里,对于历史,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安全感”。
这个观点未必全面,有些观众在评论里提出,现在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力比小说、电视剧都大,所以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不能全指望“安全感”。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但如果一提到什么事,就只想到梗和梗图,就是彻底放弃了讨论,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
不过很多玩家在《王者荣耀》的史实性这件事上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腾讯和《王者荣耀》处于游戏圈鄙视链低端,做什么别人都想嘲讽几句;另一方面游戏厂商和文史学者合作又很普遍,处于鄙视链上游的很多游戏(比如《全面战争:三国》)也是这么做的,没什么指摘的地方。
如果能找到一个既支持自己观点,又能嘲讽到腾讯的点,那就再好不过了——葛剑雄的“前后不一”,就是这样一个安全的点。这件事能传播这么广,也可能是这个原因。
我很难确定,鄙视链、站队和纯粹不愿意思考,哪个原因更贴近现实,但都挺滑稽的。
热门相关:夜的命名术 蜜婚娇妻:老公,超疼的 倾世宠妻 倾世宠妻 倾世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