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科学分析不同宇宙中的角色战力强弱?

在互联网上,关于传奇拳手泰森的传说一直都没停过。老虎、黑熊、袋鼠……只要是活着能打的,都得被拉出来和泰森比划比划。

这倒也不是针对泰森,毕竟在实力至上的人类社会,比战力这事是流淌在人们骨子里的斗兽基因。古来有无数传说喜欢把狮子和老虎拉到一块儿比个高低,到了今天,自然也少不了喜欢拿各位英雄豪杰互相攀比战力的闲杂人等。

而到了ACG领域,那些不切实际的虚拟角色,更是能让这群喜欢大开脑洞纸上谈兵的比战力爱好者,在脑子里幻想一出又一出精彩的斗兽大戏。

理论上来说,作品的最终解释权终究是在作者手上,论战力这种事倒也没那么复杂,直接去问作者就好了。事实是也确实有人这么干过,前些日子漫画《尸兄》的作者就在QQ上收到过大量有关战力的问题,大都伴随着一个小额红包,以表明自己严肃的态度。

其实这些红包金额大都是几毛几块钱

但很多时候,作者其实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己笔下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水平。

是的,在贴吧,偏偏就是有这么一群喜欢较真的人,对他们来说,比战力可不只是停留在口嗨阶段的妄想,而是个相当严肃的命题,是一项需要专业精神的工作。这群人自嘲为“战力痴”,在一个名为“汪峰在吧”的地方,将“二次元斗兽”这一不着边际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了规则繁杂的正经项目。

1

就像“李毅吧”跟李毅完全不沾边,“杨超越吧”不讨论杨超越一样,“汪峰在吧”(下文简称汪吧)与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汪峰先生也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初代吧主名为“汪峰在”而已。

汪峰在早年混迹于各大ACG贴吧,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拿着不同角色攀比战力,他虽能细致入微地考据原作,但由于言行举止经常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他挑起的骂战也数不胜数。

久而久之,汪峰在的个人贴吧逐渐演变成了大型跨作品战力比拼的交流社区,到今天,汪吧已经是最大的中文互联网斗兽平台。日漫、美漫、特摄、国产网文,只要是主流的ACG文娱作品,你都能在这里找到闲的没事干的人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拉出来比较战力。

比战力,尤其是跨作品比战力,永远都免不了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毕竟在不同世界观下,不同角色的战力根本无法量化成简单易懂的数值进行对比。为此,早期的汪吧老哥搬出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论战基础——砸坑论。

砸坑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角色用尽全力的一击在地上砸出来的坑的大小来权衡其实力。既然无法将战力量化,那么以砸出的坑洞大小这种可视化手段对比两位角色之间的强弱,似乎是可行的方案。

据他们所说,之所以要以砸坑论为基础,是因为很多时候,角色的设定与表现往往不成正比,经常会出现“作者吹得牛逼哄哄,实际表现却拉跨得不行”的矛盾现象。

实际上,砸坑论并非汪吧首发,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这么玩过了。这一继承自远古互联网时代的先驱者们的理论,放到今天来看实在是有些过时,考虑到角色的特长、专精以及各类特殊能力,砸坑显然无法应对所有场景。

《死亡笔记》中以写名字杀死对手的夜神月显然砸不出多大的坑

于是,综合各方面因素的“量级”体系被发明出来,大致分为爆街、爆城、爆国、爆星……砸坑论依然作为基础,但并非战力的全部。在绝对的量级差距之下,大部分的特殊情况都可以无视,只有当量级差距不大时,角色的特殊能力才有机会出场。

例如《一拳超人》中的主角埼玉,能一脚把月球蹬碎,考虑到埼玉在作品中并没有更加亮眼的表现,因而其下限至少是爆星级别,而上限则未可知。

而针对那些在作品中没有直观威力表现的角色,汪吧老哥们还专门研究了一套名为“叠盒子”的理论体系,试图将所有角色囊括其中。

所谓的叠盒子很好理解,A>B,B>C,则A>C,一套很简单的数学原理,套用在实际的战力比拼里就成了:如果A能秒杀B,B能秒杀C,则A理应比C高出一个量级。

就像上文提到的埼玉,如果在作品中有人能稳定战胜埼玉,那么打爆月球这种事对他来说自然也不在话下,而其量级也至少是爆星级别。

至此,汪吧的基本战力体系算是构建完毕了。首先看这位角色在作品中的表现,再将其对应的表现拉至量级表与其他作品的角色同台竞技,只要他们生活的地方同属这个宇宙,在特定的星球上拥有相似的自然规律,那就能拉出来比战力。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比不了的。

而汪吧老哥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套理论的可行性,在汪吧流传着一张“全作品战力图”,涵盖了大大小小各类作品数百位角色,详尽地收录了各个量级下的生态,浓缩了这几年来汪吧论战的精华,你很难想象,居然真的有这么一群人,在比战力这件事上愿意奉献如此多宝贵的时间。

大概长这样

2

有了一套公认的标准之后,就能愉快地跨作品论战了吗?当然不行。

就像上文提到的“全作品战力图”,这张一般人看着不明觉厉的图,在汪吧倒是不怎么受待见。针对这张“漏洞百出”的图,汪吧老哥们争论了上千条回复,而这张图也相应地修改了好几个版本。

实际上,汪吧这套看似合情合理的理论体系,真要拿出来细品的话,问题还真不少。

最典型的缺陷在于叠盒子理论的不讲道理,“A>B,B>C,则A>C”这套方程式在数学的领域无懈可击,但在实际战斗中只有数不清的变数。

例如在漫威宇宙中,大反派灭霸能秒杀浩克,美国队长能跟灭霸勉强五五开。按照叠盒子理论我们就能得出以下结论:美国队长的实力在浩克之上。而浩克一拳可以打爆一栋楼,故美国队长一拳也应该打爆一栋楼。

但大家明白,像这样想当然地叠盒子是不合理的,如此反复往上叠,最后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战力体系崩坏,天花板上站的全是人。

另外,汪吧叠盒子叠出来的上限过于夸张,当量级超出星球,来到星系、宇宙级别时,就已经超出一般人的认知范围了,但对于汪吧老哥来说,宇宙级还只是开胃小菜,自此往上还有着单体宇宙、多元宇宙、无限多元宇宙、据说还有全能宇宙之类的上位体系,至于那些实在没法归纳的,还能统一丢到“论外”这一档里,总之只要是个虚拟角色,统统都能给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不管上限到底有多高,反正就是要往上叠。

不仅如此,针对这些牵扯到“无限”、“多元”之类的复杂概念,他们不但没有想办法简化,反倒还要拿起数学里的“超实数”体系与哲学里的“泛无论”概念,开启新一轮的论战,造出了“数学盒子”和“哲学盒子”两个流派,为的就是争出个史上最强。

但即便各位如此较真,也终究躲不过这个致命问题:这些看着唬人的设定,其实真的只是作者一拍脑门写出来的。

比如“‘全知全能’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无敌’究竟有多无敌?”这些问题恐怕作者自己都答不上来。

在热门网文《斗罗大陆》中,作者唐家三少就爱用过分夸张的修饰与不着边际的数量词,乍看上去的确很玄乎,普通人也不会在这种地方斤斤计较,不过在锱铢必较的战力分析中,这些具体的数值就成了绝佳的细节考据:

具体计算过程如上,大致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作者物理学得不太好,导致《斗罗大陆》整个世界观的基础法则可能有些异常,地球上的普通人一拳打死《斗罗大陆》里的神也不是没可能。

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作者的一时笔误,但对于爱较真的汪吧老哥来说,《斗罗大陆》世界的强度,可能还挡不住沸羊羊的一锤子。

而后沸羊羊也和《斗罗大陆》高度绑定,每逢《斗罗大陆》更新,沸羊羊都得出来加个班。

其实对汪吧老哥来说,他们也很清楚互联网斗兽这种事终究只能是图一乐,严肃的战力讨论也不过是自己的一家之言,走出贴吧也没多少人会认汪吧的这套体系。

2

不过,互联网上的二次元斗兽也并非汪吧独一家。光是国内就有诸如“雷神托尔吧”“影视科幻生物斗兽吧”之类的小型斗兽场。而在国外也不乏这类吃饱了没事干的人, VS Battle Wiki,就与汪吧性质相仿,比汪吧资历更老,甚至可以说是汪吧的前身。

点进这个网站,他们会用一段长长的细分规则作为新手入门指南,虽然同样是胡逼扯淡,但最起码规范程度要比汪吧的量级论好上不少。

就在前不久的《一拳超人》201话更新中,VS Battle Wiki还算出了几位角色战斗过程中的动能,其严谨程度也完全能做到让圈外人拜服。

但即便专业如此,在这个没有定论的战力讨论社区里,VS Battle Wiki仍然处于鄙视链底层。这群“战力痴”想看到的不是互联网上口说无凭的天方夜谭,而是角色在作品中的亲身表现,最好是有人能把这些角色放在一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跨作品之战。

在游戏领域,这类不切实际的幻想终于有机会成为现实。比如知名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涵盖了游戏业界几十位知名角色,当他们站在同一战场上同台竞技时,孰优孰劣一战便知。

热门相关:大奉打更人   盛世医香   一剑独尊   一剑独尊   和我结婚我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