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隔肚皮 漫谈《全境封锁》中的“黑暗森林”

  2013年E3大展上首次亮相算起,《全境封锁》这款游戏已经让我们等了3年,而如今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终结。虽然在此期间经历了多次画质缩水,UPLAY的稳定状况也令人担忧,但至少从先前几次BETA测试的情况来看,它依然足够好玩儿。尤其是暗区的设计,可谓是整个游戏的精髓。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小说《三体》,因为暗区不仅仅是简单的PVP对抗,还是一片充斥着阴谋、欺骗和艰险的“黑暗森林”。


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了

猜疑链

  在《三体》的世界观中,我们的宇宙早已挤满了浩如烟海的智慧生命。在不同环境下诞生的文明,其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生命构成模式都存在巨大差异;而且由于相互之间的距离极其遥远,文明之间的沟通非常困难,哪怕互相打个招呼都动辄要耗费数百年时间。此外,每个文明都要生存、要繁衍扩张,可宇宙中各个文明赖以生存的物质却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文明之间就会互相猜疑,呈现出彼此绝对不信任的状态。


根据《三体》的世界观,宇宙中智慧文明的数量比地球上的砂砾还多,且互相之间绝对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的状况同样出现在了《全境封锁》的暗区中。所谓“暗区”其实是个让玩家刷装备的地方,游戏中最好的装备只可能在暗区中出现,几乎每个进入暗区的玩家都是奔着好装备去的。然而在一定时间内暗区出现的装备总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即便游戏规定玩家之间是中立关系,玩家之间本质上却随时处于竞争状态。


进入暗区,就像是进入了一片黑暗森林

  当然,理论上玩家完全可以通过组队或者有效的沟通把这种竞争变为合作,让利益在玩家之间有序地分配——毕竟玩家之间进行联系远远没有星际通讯那么困难。但是很难想象大多数玩家会愿意和遇到的每一个人进行充分交流,更何况暗区中的玩家很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说不同的语言,其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游戏水平都会存在很大差异。从整体上来看,暗区依然处于沟通不畅的状态。


没有有效的沟通,你永远无法知道对方的屏幕后面坐着怎样一个人

  于是一个互相猜疑的死循环就这样在暗区的玩家之间形成了:

  首先,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恶意,你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恶意。

  其次,就算我相信你没恶意,你也相信我没有恶意。但是我还是不知道你相不相信我没恶意,你也不知道我相不相信你没恶意。

  同样,就算我相信你没恶意,也知道你相信我没恶意;你相信我没恶意,且知道我相信你没恶意。但是我依然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知道你相信我没恶意,你也不知道我知不知道你知道我相信你没恶意。

  ……


相互猜疑的结果往往会引发冲突

  这样的猜疑理论上会无限循环下去,最终只可能形成一种结果,那就是哪怕玩家双方都倾向于和平,但因为沟通不畅依然会互相提防。这就是为什么暗区中几乎每次玩家之间发生偶遇,双方都会陷入一段时间的对峙。即便最终没有打起来,双方也会一边举枪瞄准对方的脑袋,一边小心翼翼地后退。


在先前的Beta测试中,曾有玩家想通过做出“跳舞”或“投降”的动作表示善意。我就曾遇到过一次,但当时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相信他,于是索性扔了颗手雷把他炸飞了。

  在互相猜疑的基础上,假如玩家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最优先,那么最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先下手为强”,而整个暗区也有可能因此变成《GTA OL》公共战局那样的无脑火拼。不过我们终究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出现,至少从近几次BETA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杀人越货这种事还是非常谨慎的。这就涉及到暗区引入的另一套机制,而它则非常类似于《三体》中的“黑暗森林威慑”。

黑暗森林威慑

  刘慈欣曾在《三体》中把宇宙比作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森林”,而每个文明都是森林中的猎人。由于猜疑链的存在,猎人之间互相绝对不信任,因此每个猎人同时又是其他所有猎人眼中的猎物。如果有一位猎人不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就意味着将遭到其他所有猎人的攻击,这就是“黑暗森林打击”。


小说中的黑暗森林打击动辄就会毁灭掉整个恒星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充斥着竞争和猜疑的暗区就是这么一片“黑暗森林”,而处于中立状态下的每个玩家都是隐藏在黑暗中的猎人。可是中立玩家之间一旦爆发冲突,这种黑暗的状态就会被暂时打破,其中率先发起攻击的一方会进入“叛变”状态。叛变的玩家就像是在黑暗森林中举起了一个火把,瞬间和暗区其他所有玩家变为了敌对关系,而自己所处的位置也会被实时标记到其他所有玩家的地图上。


异常惊悚的暗区战斗

  此时,几乎所有玩家都会非常乐于猎杀叛变者,因为只要参与到追杀活动中就可以获得大量金钱和经验值。对叛变的玩家而言,这场从全体玩家的追杀中幸存下来的游戏异常严酷。如果在叛变状态下死去,不但最终一无所获,而且还会倒扣本来就属于你的金钱和经验值,损失比例最高可达80%,惩罚力度似乎有向黑魂致敬的意思。


叛变前请三思

  “幸存概率低”、“死亡惩罚大”,这就是进入叛变状态后所要面临的处境。于是就像黑暗森林中的猎人谁也不敢暴露自己一样,暗区中的玩家谁也不敢轻易开第一枪——除非开枪后所能得到的好处值得让自己来冒这个险。而这个能让玩家铤而走险的好处就是高价值的暗区装备。于是暗区中最精彩的博弈往往都在拿到装备的和没拿到装备的玩家之间展开:


这种互相对峙、但怎么都没打起来的情况很常见,但火爆的战斗恐怕已经在双方玩家脑海中预演了无数次了。

  拿到装备的玩家希望平安到达撤离区,并等到运输直升机的到来。毕竟只有把拿到手的装备用直升机运出去才算真正得到它。而没得到装备的则会虎视眈眈地晃悠在拿到装备的玩家附近,准备伺机而动。

  得到装备的玩家心里清楚,如果让对方偷袭成功,煮熟的鸭子就会飞走,于是很有可能会考虑先下手为强。而这一点也会被没拿到装备的玩家猜到,所以他可能会一边引诱对方先开枪,一边让自己和目标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当然,这种想法也完全可能被拿到装备的玩家识破……


暗区其实是个博弈游戏

  就像这样,虽然游戏里呈现出的是对峙和冷战,但激烈的战斗早已在玩家的脑海中打响,而真正摆在台面上的交火,其实只是玩家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

应对黑暗森林的策略

  在《三体》小说的最后部分,地球最终还是不慎暴露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标。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人类提出了三种自救方案。抛开最终把全人类置于死地的“掩体计划”不谈,真正有可能拯救人类的只有“黑域计划”和“光速飞船计划”。

  所谓“黑域计划”就是将太阳系外围空间的光速降低到第三宇宙速度以内,由于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因此太阳系内所有物质都将无法离开太阳系。这实际上就是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永远限制在太阳系以内,通过自我囚禁的方法向黑暗森林中的其他猎人表明自己永远不可能给他们造成威胁,从而避免遭受打击。


黑域计划其实就是和外部纷争划清界限

  把“黑域计划”的思路放到《全境封锁》中,其实也可以得出一个应对暗区黑暗森林状态的方案,即“好好呆在PVE区域,不要去蹚暗区的浑水。”这种方法适合不忍心杀人但又不甘心被杀的玻璃心玩家。毕竟这款游戏在暗区之外也有海量内容,能自得其乐其实挺好。然而考虑到《全境封锁》本质上是个刷子游戏,而最强装备只有可能在暗区中出现。不去暗区就相当于是放弃了这款游戏最精彩的部分。因此“黑域计划”可能对大多数玩家都不适用。


暗区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可玩元素,对玩家之间的纷争无爱的玻璃心玩家或许可以考虑“黑域计划”

  小说中的“光速飞船计划”旨在建造能把速度提升到接近光速的飞船,让人类逃离太阳系,到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这曾是最不被人们接受的一种计划,因为它不但有着超高的技术门槛,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进行光速飞船实验的时候还有可能加剧其他文明的猜疑,从而提前遭受黑暗森林打击。

  尽管如此,从最后的情况来看,踏踏实实地研发光速飞船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希望。因为只有将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让自己变得更强,才拥有在宇宙中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而不思进取或者一味逃避的文明只有在残酷的宇宙竞争中失败。


想象中的光速飞船

  而《全境封锁》中的“光速飞船计划”其实就是为角色培养出强悍的实力。要知道《全境封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注重竞技性的射击游戏,而是注重数值和成长的RPG。因此不论玩家的策略多么高明、操作多么娴熟,如果在等级和装备上落了明显下风,在暗区中仍然只能忍受任人宰割的命运。


武器界面上斗大的DPS指标已经暴露出了这个游戏的刷子属性

  至于具体的行动方针,其实只有四个字“随机应变”——就像《三体》中告别家园、战战兢兢地走进宇宙这片黑暗森林的蓝色空间号和万有引力号一样。暗区中没有所谓的“最佳策略”,玩家做的每个决定都是一把双刃剑,而关键在于玩家面对具体环境时的利益衡量。

热门相关:超星空崛起   重燃   快看那个大佬   烧失乐园   射日/射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