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起火 《刺客信条:大革命》跟着火了

mikasa | 文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今天睁开眼,再不关心时事的人估计也被这个大新闻刷屏了——巴黎圣母院着火了。

  从凌晨开始,各大社交媒体就在持续更新火势的情况。滚滚浓烟下的巴黎圣母院失去了往日的优雅,上半部分完全被红光笼罩,整个过程中最触目惊心的,要数塔尖倒塌的过程。

  好在经过近5个小时的扑救,最终火情并没有表象那么严重:

  三分之二的屋顶被烧毁,主体建筑结构得以保留,内部的重要文物、展品“能抢救的都保留了下来”,标志性的玫瑰花窗也幸免于难,只是预计的修复时间要8~10年之久。

  一座拥有850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陷入危机,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它虽然坐落于法国巴黎,但背后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对全人类都意义深远。

  不过,在远隔重洋的中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勾起了远多于遗憾、惋惜、担忧的情绪。

  起初有人在朋友圈、微博,夸张地表现对巴黎圣母院的情感,大片“半夜三点突然惊醒”的说法有待考证,也有人质疑凭吊者怕是都没去过实地,哪来这么多真情流露。

  同一时间,极端的想法也在网上蔓延,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人烧了我们的圆明园,巴黎圣母院起火纯属报应”。过剩的博爱和狭隘的仇恨诞生于同一片土壤,并都拥有不俗的拥趸,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吊诡之处吧。

  抛开这些无聊的争论,当火势结束,确定损失在控制之内后,大多数人其实更愿意开些没品的玩笑。

  有人调侃法国总统马克龙,巴黎圣母院这么重要的地标性建筑,还要通过众筹来重建?

  还有人说巴黎圣母院救了奔驰,后者前一天刚被央视新闻连怼数次,大火转移了全网的注意力。

  也有微商和销售乘机打起了情感牌,“巴黎圣母院被烧了,你们才后悔没有早点去,那何不现在抓紧机会XXXXXX。”

  当然,大火的起因也受人关注:“烧巴黎圣母院的人找到了,@带带...不对@育碧!”

  等等,巴黎圣母院起火和育碧有什么关系?你别说,这次巴黎圣母院起火,舆论的最大“受益者”可能就是育碧了。

  因为育碧旗下的《刺客信条》系列中,正好有一部《大革命》是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黎为舞台,巴黎圣母院也是游戏中的重要场景。

  所以,当“没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在哭什么”的声音传来时,育碧玩家可以自豪地拍着胸脯说“我不但去过,还爬过!”

  这里的“爬过”并不是单纯的活跃气氛,那些在《大革命》中流连忘返的玩家,说不定真的能对巴黎圣母院的结构如数家珍。

  这要得益于《大革命》制作组对游戏细节的打磨。据外媒SFGATE报道,游戏的高级设计师Caroline Miousse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她花费了两年时间1:1还原巴黎圣母院的外观。

  不过游戏中的巴黎圣母院没法做到兼顾现实和虚拟。有些是为了艺术处理,比如18世纪的巴黎圣母院其实没有塔楼,游戏中却加上了,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版权,最著名的玫瑰花窗就没有出现在游戏里,内部的艺术品也均有修改。

  另外报道中提到,《刺客信条:大革命》可能能对巴黎圣母院的修复起到参考作用。

  消息一出,《刺客信条:大革命》很快被刷上了Steam热销榜。玩家们也都高喊“阿育牛逼”。

  但估计大家已经淡忘了,《刺客信条:大革命》作为一款游戏,发售以来的风评不是很好。在Steam上“最近”和“整体”都是褒贬不一,直到今天才因为一场大火被刷到了多半好评。

  2014年,《刺客信条:大革命》刚推出时,IGN仅给出了7.8分,MC评分只有70,究其原因还是掉帧频繁,优化糟糕,还有满天飞的BUG。

  发售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BUG问题都没什么改善,育碧的回应也很尴尬,比如把锅推给A卡,或者说使用的开发机和市面上不一样。

  当年看《大革命》的搞笑BUG合集,成为了一部分玩家的周指活。

  正是从《刺客信条:大革命》开始,“育碧的BUG”才真正从一句调侃,上升到一个广为流传的梗,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只是现在“黑历史”变成了白。

  不过回头来看,游戏本身的游玩体验已经不重要了,倒是IGN评价里的“美丽的巴黎”一语成谶,在五年之后,对巴黎圣母院的精致还原让《大革命》收获了新时代的美名。

  鲜花和掌声也是育碧应得的。近几年,《刺客信条:起源》中的埃及,《刺客信条:奥德赛》中的希腊,无不承担着记录历史、传播经典的额外任务——不需要一场大火,育碧仍然会选择精雕细琢,这才是宝贵的匠人精神。

  而拜这次事件所赐,游戏在游戏性以外的艺术性,也会被更多人接受。你看,关心这些,比看吵架有意思多了。

  -END-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热门相关:复活帝国   文艺时代   扎纸匠   魅世家族系列6:施罂VS佳佳   地产之王